
佳多粘虫板应用于学术论文韭菜地试验
- 分类:应用技术报告
- 作者:洪大伟1 范 凡1 王忠燕1 韩 慧1 赵 旸1 魏国树1,2*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29 11:4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 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其幼虫俗称“韭蛆” (杨集昆和张学敏,1985),以钻蛀韭菜地下鳞茎进行为害,致使地下部腐烂、地上部瘦弱和萎蔫,严重时 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死亡,是我国韭菜生产上的 主要害虫(梅增霞等,2003)。由于其幼虫在地下隐 蔽为害,且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以致“毒韭菜”事 件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生活和生态环 境。因此,本试验利用黄色粘虫板、糖醋液和水,系 统监测河北省定州市韭菜春棚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 蕈蚊成虫种群的发生消长,基于其监测效果的优劣, 筛选出最佳田间监测方法,以期为韭菜生产提供绿 色、高效的监测技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及残留量。 1.1 材料 韭菜品种为竹竿青,由河南省拯农种苗有限公司提供。黄色粘虫板:40.0 cm×24.0 cm,鹤壁佳多 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透明塑料盆:17.5 cm×12.5 cm× 10.0 cm。糖醋液:按王萍等(2011)配方,即绵白糖︰ 乙酸95%乙醇︰自来水配比为3︰3︰1︰80。 1.2 方法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关村(N38°52′, E114°97′),韭菜大片集中种植,水肥等栽培管理条 件一致。试验田面积648 m2,南北垄向,种植模式为 春棚模式,即 12 月末至次年 3 月底间塑料膜覆盖。 试验设黄色粘虫板、糖醋液和水 3 个处理,随机排 列,间距6 m,重复3次。其中黄色粘虫板垂直垄向放置,2张纵向并接后固着于竹竿上,底部接地,顶 部距地面高 80 cm。糖醋液盆和水盆均置于地面, 液量达盆高 2/3处,各加入约 10 g 洗涤灵。各处理 每3 d更换1次(沙尘暴和雨后适时更换)。自2013 年5月12日开始至2014年11月24日,进行韭菜迟 眼蕈蚊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每隔3 d调查1次, 统计各处理的诱虫量。以7 d累积诱虫量为计数单位。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和DPS 7.05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采用Tukey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的比较 2013 年黄色粘虫板监测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发 生消长动态有3个明显高峰,分别在掀棚后露地6月 上旬、下旬和 10 月中旬,其中最大峰为露地 6 月上 旬;糖醋液在6月上旬、下旬有2个峰;水则仅在6月 上旬有1不明显小峰(图1)。2014年黄色粘虫板监 测到7个高峰,分别在棚内3月下旬及掀棚后露地4月 下旬、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下旬、9月中旬、10月 中旬,其中最大峰为露地9月中旬,次峰在棚内3月 下旬和掀棚后露地4月下旬。糖醋液监测到3个小 峰,依次为棚内3月下旬、掀棚后露地5月中旬和6月 上旬,水则未监测出峰(图1)。2013年成虫终见期, 黄色粘虫板为11月17日,糖醋液、水为10月27日; 2014 年成虫始见期,黄色粘虫板为 3 月 17 日,糖醋 液、水为3月31日;成虫终见期黄色粘虫板为11月 10日,糖醋液为10月13日、水为9月29日(图1)。 2.2 年累积诱虫量的比较 2013年5—11月黄色粘虫板、糖醋液、水3种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诱集量分别为662.67、200.67、69.32 头/诱捕器;2014 年 3—11 月的诱集量分别为100.25、23.20、14.75头/诱捕器。黄色粘虫板诱集量最多,极显著高于糖醋液和水处理(P<0.01,图2)。 图1 河北省定州市春棚韭菜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果最佳。利用黄色粘虫板监测不仅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了挖根调查对韭菜造成的损坏。因此,建议在 生产中利用黄色粘虫板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发生进行监测。本实验室也研究了其它颜色粘虫板与黄 色粘虫板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监测效果比较,结 果显示黑色粘虫板效果最佳(试验数据待发表)。 致谢:中国农业大学杨定教授团队帮助鉴定标本,中国农业 大学李轩昆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宋琪、王猛、赵粮同学帮助进行调查,特此致谢! 图2 河北省定州市春棚韭菜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 成虫年累积诱虫量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trap catches per year on Bradysia odoriphaga adults in Dingzhou City of Hebei Province with spring cultivation mode 图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误。不同大、小字母分别表示 经 Tukey 法检验在 P<0.01 和 P<0.05 水平差异显著。Data are mean±SE. Different uppercase or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1 or P<0.05 level by Tukey test. 3 讨论 本试验连续2年比较了3种监测方法对韭迟 眼蕈蚊成虫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效果,结果显示其 成虫种群发生及持续期的始末时间、峰的数量及其 明显程度和年累积诱虫量,均为黄色粘虫板监测效 参 考 文 献 (References) Mei ZX, Wu QJ, Zhang YJ, Hua L. 2003. The biology,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Bradysia odoriphaga.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 mology, 40(5): 396-398 (in Chinese) [梅增霞, 吴青君, 张友军, 花蕾. 2003.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 昆虫知 识, 40(5): 396-398] Wang P, Qin YC, Pan PL, Li PY. 2011.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 from the sugar-acetic acid-ethanol water solutions and their trapping effects on Bradysia odoriphaga.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38(6): 513-520 (in Chinese) [王萍, 秦玉川, 潘鹏亮, 李鹏燕. 2011. 糖醋酒液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诱杀效果及其挥发 物活性成分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38(6): 513-520] Yang JK, Zhang XM. 1985. Notes on the fragrant onion gnats with de 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of Bradysia (Diptera: Sciaridae). Ac 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11(2): 153-156 (in Chi nese) [杨集昆, 张学敏. 1985. 韭菜蛆的鉴定迟眼蕈蚊属二新种 (双翅目: 眼蕈蚊科).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1(2): 153-156]
佳多粘虫板应用于学术论文韭菜地试验
【概要描述】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 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其幼虫俗称“韭蛆” (杨集昆和张学敏,1985),以钻蛀韭菜地下鳞茎进行为害,致使地下部腐烂、地上部瘦弱和萎蔫,严重时
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死亡,是我国韭菜生产上的 主要害虫(梅增霞等,2003)。由于其幼虫在地下隐 蔽为害,且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以致“毒韭菜”事 件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生活和生态环
境。因此,本试验利用黄色粘虫板、糖醋液和水,系 统监测河北省定州市韭菜春棚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 蕈蚊成虫种群的发生消长,基于其监测效果的优劣, 筛选出最佳田间监测方法,以期为韭菜生产提供绿 色、高效的监测技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及残留量。
1.1 材料
韭菜品种为竹竿青,由河南省拯农种苗有限公司提供。黄色粘虫板:40.0 cm×24.0 cm,鹤壁佳多 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透明塑料盆:17.5 cm×12.5 cm× 10.0 cm。糖醋液:按王萍等(2011)配方,即绵白糖︰ 乙酸95%乙醇︰自来水配比为3︰3︰1︰80。
1.2 方法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关村(N38°52′, E114°97′),韭菜大片集中种植,水肥等栽培管理条 件一致。试验田面积648 m2,南北垄向,种植模式为 春棚模式,即 12 月末至次年 3 月底间塑料膜覆盖。 试验设黄色粘虫板、糖醋液和水 3 个处理,随机排 列,间距6 m,重复3次。其中黄色粘虫板垂直垄向放置,2张纵向并接后固着于竹竿上,底部接地,顶 部距地面高 80 cm。糖醋液盆和水盆均置于地面, 液量达盆高 2/3处,各加入约 10 g 洗涤灵。各处理 每3 d更换1次(沙尘暴和雨后适时更换)。自2013 年5月12日开始至2014年11月24日,进行韭菜迟 眼蕈蚊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每隔3 d调查1次, 统计各处理的诱虫量。以7 d累积诱虫量为计数单位。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和DPS 7.05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采用Tukey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的比较
2013 年黄色粘虫板监测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发 生消长动态有3个明显高峰,分别在掀棚后露地6月 上旬、下旬和 10 月中旬,其中最大峰为露地 6 月上 旬;糖醋液在6月上旬、下旬有2个峰;水则仅在6月 上旬有1不明显小峰(图1)。2014年黄色粘虫板监 测到7个高峰,分别在棚内3月下旬及掀棚后露地4月 下旬、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下旬、9月中旬、10月 中旬,其中最大峰为露地9月中旬,次峰在棚内3月 下旬和掀棚后露地4月下旬。糖醋液监测到3个小 峰,依次为棚内3月下旬、掀棚后露地5月中旬和6月 上旬,水则未监测出峰(图1)。2013年成虫终见期, 黄色粘虫板为11月17日,糖醋液、水为10月27日; 2014 年成虫始见期,黄色粘虫板为 3 月 17 日,糖醋 液、水为3月31日;成虫终见期黄色粘虫板为11月 10日,糖醋液为10月13日、水为9月29日(图1)。
2.2 年累积诱虫量的比较
2013年5—11月黄色粘虫板、糖醋液、水3种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诱集量分别为662.67、200.67、69.32 头/诱捕器;2014 年 3—11 月的诱集量分别为100.25、23.20、14.75头/诱捕器。黄色粘虫板诱集量最多,极显著高于糖醋液和水处理(P<0.01,图2)。
图1 河北省定州市春棚韭菜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果最佳。利用黄色粘虫板监测不仅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了挖根调查对韭菜造成的损坏。因此,建议在 生产中利用黄色粘虫板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发生进行监测。本实验室也研究了其它颜色粘虫板与黄 色粘虫板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监测效果比较,结 果显示黑色粘虫板效果最佳(试验数据待发表)。 致谢:中国农业大学杨定教授团队帮助鉴定标本,中国农业 大学李轩昆同学、河北农业大学宋琪、王猛、赵粮同学帮助进行调查,特此致谢!
图2 河北省定州市春棚韭菜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 成虫年累积诱虫量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trap catches per year on Bradysia odoriphaga adults in Dingzhou City of Hebei Province with spring cultivation mode 图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误。不同大、小字母分别表示 经 Tukey 法检验在 P<0.01 和 P<0.05 水平差异显著。Data are mean±SE. Different uppercase or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1 or P<0.05 level by Tukey test. 3 讨论 本试验连续2年比较了3种监测方法对韭迟
眼蕈蚊成虫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效果,结果显示其 成虫种群发生及持续期的始末时间、峰的数量及其 明显程度和年累积诱虫量,均为黄色粘虫板监测效
参 考 文 献 (References)
Mei ZX, Wu QJ, Zhang YJ, Hua L. 2003. The biology,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Bradysia odoriphaga.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
mology, 40(5): 396-398 (in Chinese) [梅增霞, 吴青君, 张友军,
花蕾. 2003.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 昆虫知
识, 40(5): 396-398]
Wang P, Qin YC, Pan PL, Li PY. 2011.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 from the sugar-acetic acid-ethanol water solutions and
their trapping effects on Bradysia odoriphaga.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38(6): 513-520 (in Chinese) [王萍, 秦玉川, 潘鹏亮,
李鹏燕. 2011. 糖醋酒液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诱杀效果及其挥发
物活性成分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38(6): 513-520]
Yang JK, Zhang XM. 1985. Notes on the fragrant onion gnats with de
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of Bradysia (Diptera: Sciaridae). Ac
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11(2): 153-156 (in Chi
nese) [杨集昆, 张学敏. 1985. 韭菜蛆的鉴定迟眼蕈蚊属二新种
(双翅目: 眼蕈蚊科).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1(2): 153-156]
- 分类:应用技术报告
- 作者:洪大伟1 范 凡1 王忠燕1 韩 慧1 赵 旸1 魏国树1,2*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29 11:44
- 访问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聆听您的真知灼见; 我们将以百折不挠的信念致力于植保技术产品的开发
联系信息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河路327号
淘宝:zhibaochanpin.taobao.com
QQ:1921684022
邮箱:zhgjiaduo@sohu.net
©2019 鹤壁佳多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8549号-14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洛阳